映维日报:苹果或为M5版Vision Pro推出新头带,高通和中移动发布弱视儿童PICO VR关爱计划
本日报由AI生成,可能存在信息错误,具体可查看原文。
◐ 苹果或为M5版Vision Pro推出新开发者头带,但不完全兼容初代头显
根据科技媒体9to5Mac在测试版系统中发现的代码和资源文件,新款M5芯片版Apple Vision Pro与初代配备USB-C接口的开发者套件存在兼容性限制,系统会提示“功能可能受限”。同时,代码中出现了新版开发者套件的图标资源,表明苹果可能正在开发适配M5机型的替代配件。初代开发者套件原为299美元的可选配件,用于替换设备右耳音频支架以支持高性能开发需求,目前苹果尚未公布具体兼容性差异的解决方案。
◐ 高通和中移动发布“睛彩无界”弱视儿童VR关爱计划,现场演示基于PICO的解决方案
高通公司与中国移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及江西省儿童医院合作,在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上发布“睛彩无界”弱视儿童VR关爱计划。该项目利用搭载高通骁龙XR平台的PICO头显和中国移动研发的VR康复系统,通过VR双屏分显技术和游戏化互动训练,为弱视儿童提供数字化康复治疗方案。项目一期计划在2025年10月至2027年6月期间为江西省400名患儿提供治疗,临床试验显示该技术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疗效。该计划是高通“无线关爱”公益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改善医疗服务。
◐ 苹果推送visionOS 26.1开发者预览版23N5042a更新
苹果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推送visionOS 26.1开发者预览版Beta更新(版本号23N5042a),该版本主要面向注册开发者提供测试。开发者可通过设备设置中的开发者选项下载更新,苹果建议安装前进行数据备份。更新支持在Xcode的visionOS模拟器中进行测试,安装流程包括进入设置-通用-启用测试版更新后选择visionOS Developer Beta选项。此次更新尚未公布具体功能改进细节。
◐ 广州执信中学计划以230万元采购VR/STEAM课室设备
广州市执信中学发布VR/STEAM课室设备采购项目公告,项目预算230万元,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投标人需满足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未被列入信用中国和中国政府采购网失信名单,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招标文件通过广东省政府采购网免费获取,投标文件需于2025年11月11日14时30分前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提交,项目采用远程电子开标方式。
◐ 东台市第一小学计划以160万建设VR实验室、数字探究实验室
东台市第一小学发布VR实验室及数字探究实验室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预算金额160万元,最高限价158万元,采购内容包括智能终端、课程资源及互动教学设备等。项目要求供应商满足《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投标人需通过“苏采云”系统免费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11月11日14:30前提交投标文件。项目采用网上开标方式,不收取投标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合同要求签订后20天内完成设备交付安装并确保正常运行。潜在投标人需更换CA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以参与投标,具体操作指南可在盐城市政府采购网查询。
◐ IBM体三维视频融合专利:用用户手机视频增强VR体三维体验
IBM提出一种体三维视频融合技术方案,通过结合专用设备拍摄的父体三维视频和用户手机等设备拍摄的子视频数据,生成增强的体三维视频体验。系统首先从用户设备获取子视频数据并生成子体三维视频,同时从专用设备获取父视频数据生成父体三维视频,然后在VR设备显示器上进行聚合播放。该方案支持根据用户记录行为相似性进行视频分组,并可通过分析视频上下文建立父子协作环境,生成分层导航路径,使观众能在不同视角的体三维视频之间自由切换,从而提升VR观看体验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 为VR插上“触觉之翼”,南方科技大学研发HapticWings触觉设备
南方科技大学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HapticWings的背部可穿戴触觉设备,通过动态2D重量转移技术为VR中的翅膀运动提供触觉反馈。该设备采用两个独立旋转臂结构,配备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可移动重量模块,能在430毫米半径范围内实现58.9%区域覆盖的精准重量分布。三项用户研究表明,HapticWings能显著提升用户对虚拟翅膀的感知(识别准确率78.4%)和沉浸体验(p<0.001),并通过四种应用场景验证了其在增强VR真实感和娱乐性方面的有效性。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触觉反馈局限于手臂变形的局限,为虚拟身体扩展提供了新方案。
◐ 支持AR/VR等实时应用,印度团队介绍用于加速基于SfM的位姿估计的预处理技术
印度科学学院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图论中支配集概念的预处理技术,用于加速基于结构光运动(SfM)的3D位姿估计过程。该方法通过将SfM模型构建为图结构,筛选关键参考图像组成支配集,显著减少处理所需数据量(参考图像数量减少17-23倍,点云规模缩减2.27-4倍),在OnePose数据集测试中实现处理速度提升1.5至14.48倍,同时保持较高精度。该技术有效平衡了实时应用中速度与精度的需求,适用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机器人等需要快速位姿估计的场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支配集方法在相同数据量下优于随机采样策略的性能表现。
摩根大通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RL)的混合现实3D用户界面自适应布局方法,通过训练RL代理动态调整虚拟内容在物理空间中的位置以优化用户体验。该方法使用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通过模拟环境中的用户运动轨迹和环境状态(包括用户位置、朝向、环境网格信息等)进行训练,奖励函数综合考量可见性、可达性、物理合理性和稳定性四大指标。实验在Replica数据集上进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训练和验证场景中均能保持高可见性(85%-91%)、低碰撞率(>94%)和合理交互距离,并能适应动态障碍物环境。研究同时指出了奖励函数设计、真实环境泛化、多用户多界面扩展等未来改进方向,为MR环境中个性化自适应界面布局提供了新思路。
韩国科学技术院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Ultraboard的可穿戴超声波触觉反馈系统,该系统通过动态调整超声波换能器阵列的位置,能够在VR环境中为手部所有区域(包括指尖)提供稳定的悬空触觉反馈。该系统采用相控阵技术,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对手部运动的适应性,在保持8.6mm分辨率的同时实现了无延迟触觉渲染。用户研究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VR打字时的用户信心和可用性,纠错时间减少且交互体验改善。团队同时提出了通过传感器小型化、PCB轻量化等方案进一步减轻设备重量的优化方向,为未来可穿戴触觉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设计基准。
◐ 上海交通大学,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和字节跳动发布大规模DPCQA数据库
上海交通大学、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与字节跳动团队联合构建了动态点云质量评估数据库DPCD,包含15个参考动态点云和525个经七类失真(包括传统/学习压缩算法及噪声干扰)处理的样本。通过将点云序列渲染为视频并组织21名参与者进行主观实验,获得平均意见分数(MOS)。分析表明数据库内容多样性高,MOS分布覆盖广(6-10分为主),不同失真类型对质量影响特征显著。对20种客观指标的测试显示,基于点的MSE-P2Point方法和图像特征度量DISTS表现最佳(SRCC最高达0.955),但无参考指标普遍性能较差(SRCC仅0.28-0.57),凸显动态点云质量评估相较于静态点云的更高挑战性。该数据库为DPC压缩、传输等质量敏感应用提供了基准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