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驱动纳米LED问世,VR/AR显示迎来新突破
交流电驱动纳米LED
(映维网Nweon 2025年11月05日)研究人员通过光学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展示了一款采用交流电(而非直流电)驱动的纳米LED器件。这一技术或将成为提升近眼显示清晰度的关键突破。

LED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头显、智能眼镜等近眼显示设备等电子产品的核心元件。传统LED采用直流电驱动,需正负两个电极接触点进行连接。随着设备尺寸不断缩小,制造纳米LED时需让数百个微型元件同时接触两个电极,这为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复杂的对齐难题。
在一项研究中,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交流电驱动LED器件,取代直流电方案,显著降低了纳米级LED器件的制造复杂度。
团队表示:“采用交流电对我们的设计至关重要,它让我们得以探索LED行为的新领域。”
除了通过交流电和单触点设计简化结构外,研究团队同时在制造工艺与整体器件性能方面实现了关键改进。他们指出:“我们不仅验证了交流电驱动单触点纳米LED的可行性,还深入分析了其电光行为,并构建了理论模型以揭示内在物理机制。”
通过调控交流电频率,研究人员在量子层面(即电子转化为光子、电流转换为光的过程)测试了器件性能。研究人员解释说:“就像调节交流电源的旋钮,为不同应用选择合适频率。例如在近眼显示中,频率需高至人眼无法察觉闪烁,但也要避免频率过高导致单个周期过短、无法生成光子。”
研究团队通过堆叠半导体材料并采用蚀刻工艺,制备出表面具有300纳米厚纳米棒阵列的原型器件。光滑均匀、无粗糙边缘或缺陷的纳米棒结构,有效提升了器件的量子效率(即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团队强调:“纳米尺寸在此真正发挥了变革性作用——传统LED尺寸无法实现下一代AR眼镜所需的像素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