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e3重塑教育边界:AI生成式VR将沉浸式学习推向主流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forbes

我们可能正进入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工作者不再需要在深度和互动性之间做选择;不再需要花费数月开发一个单一的VR课程。如果Genie3兑现了承诺,或者未来的Genie4、5能做到,沉浸式学习将从边缘走向主流。

映维网Nweon 2025年08月06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X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性正不断加强。利用生成式AI,穿戴头显或眼镜设备的老师和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古罗马、安全且零血腥地解剖虚拟青蛙、或是以微观尺度漫步于人类血液中。日前,福布斯撰文指出,随着Genie3等工具的推出及发展,沉浸式学习有望从边缘走向主流。

Genie3重塑教育边界:AI生成式VR将沉浸式学习推向主流

虚拟现实长久以来一直承诺要革新教育。它描绘了学生们在3D环境中探索古罗马、无需血腥地解剖虚拟青蛙、或是以微观尺度漫步于人类血液中的美好愿景。然而,这甚少能够走进日常课堂。

原因何在?为普通教育工作者创造精确且强大的VR学习体验根本不现实。

教师们已经疲于应付备课、评分和课堂管理。期望他们掌握3D建模软件、动画制作流程和游戏引擎脚本编写,从来就不切实际。即便是专门从事教育VR的公司,都会常常因开发既引人入胜又准确无误的互动内容所需的高成本和复杂性而倍感压力。

这一切或许即将发生改变。谷歌DeepMind已经发布了Genie3,坦率地说,它令人震惊。

Genie3是什么?

Genie3能根据简单的文本提示,实时生成交互式3D环境。输入“一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或“2050年的火星表面”,Genie会在几秒钟内构建出沉浸式的、可供探索的世界。这一切并非预先渲染好的视频,而是动态的、可响应的空间,用户能以每秒24帧的速度在其中导航和交互。

这种能力并非完全新颖。之前的迭代版本,如Genie1和Genie2,以及其他视频生成模型如Veo2,它们已经开始探索可能性。但它们缺乏严肃教育应用所需的实时交互性和环境一致性。Genie3似乎弥合了这一鸿沟。它允许学习者探索一个世界、重返特定地点、并连续性地见证事件发展。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可能是转折点。

构建一次虚拟实地考察过去需要开发人员、设计师和研究人员的团队协作。现在Genie3将整个流程简化成了几行文字。一位准备气候带课程的老师可以输入:“一片沙漠景观过渡到温带森林,然后是极地冰盖。”Genie3可以立即渲染出来,并附带天气模式和动物行为。

这种简易的创作方式解决了最关键的瓶颈:时间。

Genie3可能首次令某些类型的沉浸式教学成为可能。历史老师可以召唤古巴比伦古城,引导学生穿行其街道。物理老师可以创建零重力环境来演示牛顿定律。

Genie3同时允许“可触发的世界事件”。这意味着教育者可以向场景中注入交互性。想要展示森林砍伐的影响?触发一个伐木机器清除部分森林的场景。学生们可以观察天气变化、动物迁徙和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这一切不是预设的动画脚本,而是涌现式反应,基于用户输入即时生成。

这种级别的控制和灵活性,可能会令Genie3超越新奇玩物的范畴。它能成为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的工具,让学生不仅是被动观察,而是主动实验。

尽管令人兴奋,但局限依然存在。

Genie3尚无法以地理精度建模真实世界地点。它不能模拟多个agent之间的复杂交互,这意味着多人协作的教育场景目前还尚法实现。另外,尽管系统能支持几分钟的连贯互动,但它并非为长时间会话而设计。

但这只是技术限制,而非概念缺陷。未来的发展轨迹十分清晰。

这引发了新问题。当内容创作变得如此简单,任何人都能构建虚拟体验时,会发生什么?谁来确保准确性?谁来审查偏见?在课堂环境中,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一个歪曲历史事件或科学原理的世界模型,可能大规模误导学生。

DeepMind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Genie3正逐步发布,并由“负责任开发与创新团队”进行监督。目前只有选定的研究人员和创作者能够访问。这种方式虽减缓了广泛采用,但为完善保障措施提供了空间。

即便是在早期阶段,显而易见的是,Genie3可能重新定义教育内容创作的边界。

我们可能正进入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工作者不再需要在深度和互动性之间做选择;不再需要花费数月开发一个单一的VR课程。如果Genie3兑现了承诺,或者未来的Genie4、5能做到,沉浸式学习将从边缘走向主流。

Genie3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其图形或速度,而在于谁能够使用它。当一位教师或毫无技术背景的学生能在几秒钟内构建出逼真的模拟时,关于VR教育的讨论就改变了,并将从“为什么没有更多学校使用?”变成了“我们接下来要怎么用它?”

VR在教育领域并未失败。它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与课堂雄心相匹配的工具。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31473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