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团队造出比头发薄千倍的VR触觉皮肤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techxplore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增强VR体验
(映维网Nweon 2025年03月31日)由德国萨尔大学教授斯蒂芬·塞莱克(Stefan Seelecke)和保罗·莫茨基教(Paul Motzki)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使用一种比家用保鲜膜厚不了多少的多功能薄膜来赋予物品全新的功能,同时节省能源。
当用于可穿戴纺织品时,所述薄膜可以移动并压在皮肤之上,从而提供触觉反馈。通过为用户提供纹理、冲击和其他物理感觉,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增强VR体验。
团队解释称,薄膜的每一面都涂有导电层,当施加电压时,导电层相互吸引,压缩聚合物并致使其向侧面膨胀,从而增加其表面积。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改变外加电场,我们可以控制薄膜的运动,这实质上创造了一种轻便但高效的致动器。”
他们能够精确地控制这种介电弹性体(DE)的涂层薄膜的运动,并可以操纵它们执行缓慢或快速的运动或以所需的频率振动。或者,它们可以令薄膜保持固定的静止位置,不需要持续的电能供应。
利用这种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全新的驱动系统,无需额外的传感器就可以控制。
一个精确的电容值可以分配给每一个变形,而测量数据同时可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允许研究人员能够对薄膜的运动进行编程,使其弯曲,保持所需的形状或以所需的频率振荡。
另外,团队正在研发使用具有更高导电性的超薄金属涂层取代炭黑层,而目标则是创造一种能够以超快的速度打开和关闭DE致动器。
研究人员指出:“超薄金属涂层意味着薄膜致动器更节能,功率损耗更低,部分原因是接触电阻减少了。我们正在使用一种特殊的激光技术,以便我们能够在涂层内实现更小的结构尺寸。以前,当我们使用丝网印刷时,电极之间的距离约为一厘米。现在,电极之间的间距只有几微米。这就是我们设计弹性弯曲电路的原因。”
挑战在于,整个薄膜必须经历显著的拉伸,但薄膜的变形受到新金属涂层的阻碍。为了平衡固体金属导电层和柔性聚合物基板的性能,团队利用一种特殊的工艺将金属层沉积到弹性体。
他们指出:“我们使用了一种名为溅射的材料沉积技术。我们沉积在弹性体表面的导电层只有10纳米厚,比人的头发薄一千多倍。”
团队将在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示相关技术,并在纺织腕带展示一种新型传感器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