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和Meta研究:人眼视觉分辨率上限超60PPD
人眼视觉分辨率上限超60PPD
(映维网Nweon 2025年11月06日)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眼最高可分辨的像素密度为每度60像素(PPD),这通常称为“视网膜”分辨率。若超过这个数字,像素就会浪费。然而,剑桥大学与Meta Reality Labs的最新研究指出,人眼视觉实际上限远超传统认知。
据剑桥大学官网报道,研究团队通过多种场景测试参与者检测显示特性的能力:包括彩色与灰度图像、正对观察(中央视觉)、周边视觉观测,以及不同距离的视觉感知。团队采用创新性的滑动显示设备精确测量人眼视觉分辨率极限,而结果颠覆了广泛接受的60 PPD视网膜分辨率基准。
本质上,PPD衡量的是用户视场角一度范围内包含的显示像素数量。XR头显规格参数中常使用这个指标,并结合视场角与显示分辨率来准确地传达视觉清晰度。
研究显示,人眼中央视觉的实际分辨能力远超60 PPD——黑白图案最高可达94 PPD,红绿图案达89 PPD,黄紫图案为53 PPD。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者中出现个别极端案例,有人能感知高达120 PPD的像素密度,而这是先前公认视网膜分辨率上限的两倍。
这项研究对注视点渲染技术亦具重要意义。作为说明,注视点渲染技术通过眼动追踪降低XR头显用户周边视觉的渲染质量。传统优化主要针对黑白视觉,而研究表明通过针对特定色彩通道进一步降低分辨率,注视点渲染技术能额外节省带宽与算力。
对XR硬件工程师而言,这项研究为真正的视网膜分辨率设立了新标杆。
相关论文:Resolution limit of the eye — how many pixels can we see?
尽管很难获取各款头显准确的PPD数据——特定厂商热衷宣扬每英寸像素数(PPI),其他则侧重原始分辨率——但现有产品大多未达到60 PPD,更不用说前文提出的修正后视网膜分辨率标准。
根据XR规格对比平台VRCompare的数据,消费级头显如Quest 3、PICO 4和Bigscreen Beyond 2的峰值PPD约在22-25之间,这个数值对应视场正中心像素最密集区域。
专业消费级与企业级头显稍胜一筹。从现有数据估算,Apple Vision Pro与Samsung Galaxy XR的峰值PPD介于32-36之间。
Shiftall MeganeX Superlight “8K”与Pimax Dream Air等设备峰值PPD约为35-40。处于行业顶端的Varjo宣称其XR-4企业级头显(售价8,000美元)通过非球面透镜可实现51的峰值PPD。
另外有Meta于2023年展示的“Butterscotch”变焦头显原型,据称具备56 PPD(未确认是平均值或峰值)。
需要强调的是,要实现“完美”视觉体验,除PPD指标外同时需考量多重因素:光学伪影、刷新率、子像素排列、双目重叠范围、视窗尺寸等都可能影响最终显示效果。可以肯定的是,在制造商能自信宣称其显示效果达到视网膜标准之前,规格参数领域依然有长足进步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