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评测:搭载M5芯片的新款Apple Vision Pro仍面临重量、价格与应用生态挑战

PICO 4 Ultra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cnet

这款昂贵且沉重的头显,并非任何人所需的升级之选

映维网Nweon 2025年10月22日苹果已经正式发布了搭载M5芯片并提供双圈编织头带选择的Apple Vision Pro,国行定价29999元起。日前,CNET的斯科特·斯特恩(Scott Stein)分享了自己的上手体验:

CNET评测:搭载M5芯片的新款Apple Vision Pro仍面临重量、价格与应用生态挑战

更贴合、速度更快,但售价3500美元的这款未来主义头显,依然不是为你准备

当我在楼下客厅里戴着新款Vision Pro对我妻子讲述它的升级时,她问我有什么不同。我说处理器快了很多,同时多了条新头带。我还提到,它的价格依然是3500美元。

我注意到我们说话时,她有点对我视而不见的感觉,于是我问她有没有在听。她回答道:“我只是在盯着你那双多彩的眼睛看”。她被Vision Pro前端显示的那个怪异数字面孔迷住了。我拥有这款头显已近两年,而她至今仍未习惯。

苹果在空间计算机的硬件方面取得了技术进步,但在令头显看起来不那么怪异或感觉不那么笨重方面,拥有强大设计实力的苹果却仍未取得任何进展。

如果说新款iPadPro是苹果今日的未来电脑,那么Vision Pro就是其遥远的未来电脑。头显搭载的摄像头阵列和高分辨率显示屏与M5芯片结合所带来的原生潜力令人着迷。我脸上戴的这玩意,加上对索尼PSVR2控制器和罗技无线空中触控笔的新支持,可能会带来惊喜。

然而,苹果并未降价,而且应用支持也远远落后于所需。与2024年1月首次发布时相比,新款Vision Pro并未更接近成为一款适合所有人的电脑。今年早些时候,我曾撰文表示苹果需要加快Vision Pro的进程,但我仍在等待。

头带更舒适,但仍然沉重

随附的单头带名为双圈编织头带,有所改进。原来只有一根针织带绕过后脑勺,现在头顶上方增加了第二条。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优雅的设计。旋钮现在可以弹出,允许我可以通过旋转来调节后部或顶部的带子。针织材料十分舒适。重量分布更均衡,头显不再感觉那么往下压住我的脸颊。

Vision Pro仍然很重,事实上,由于新头带后面编织的配重块,它比原版还重了5盎司(约141克)。Vision Pro不含电池包的重量为1.6磅(约726克),而MetaQuest3含电池的重量为1.1磅(约499克)。

苹果在减轻佩戴Vision Pro的庞大感方面并未取得任何进展。这次的决定显然是偏向性能而非长期舒适度,但没错,它现在确实有一条出色的头带。老实说,只要头带设置得当,我之前长时间佩戴也觉得没问题。

性能提升细微

苹果承诺像素渲染能力提升10%,因此显示屏上的文字和视觉效果应该更清晰。由于头显现在大部分时间也能以120Hz刷新率显示,动态模糊减少了。就像苹果的iPhone和iPadPro一样,动态刷新率切换是自动进行的。

我得说这些变化并不显著,体验的大部分关键部分并未改变。与其他VR头显相比,它的视场依然更窄,给人一种戴着护目镜的感觉。当然,手势追踪和眼动追踪也依旧很好,但并没有变得更好。

游戏中的手势追踪确实感觉快了一点,稍微有点改善。Vision平台最接近音乐健身游戏的《Synth Riders》,其发光球体更流畅地跟随我的双手。或许是刷新率的功劳。应用和游戏加载速度快了很多,头显启动也快得多。这是应该的,毕竟M5比之前的M2领先了几代。

顺利时体验惊艳,但出问题时……

当一切正常时,我仍然觉得佩戴Vision Pro是一种疯狂且无比流畅的体验。例如,此刻我正在我面前的空中投屏一个iPadPro,一边撰写这些文字,一边观看3D版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我能看到家人在我身边走动。我忘记了自己戴着头显。它更像是一个无限屏幕和3D音频的系统,有时在我需要时还会叠加VR或MR层。

上周末,我一边在头显里撰写这篇评测并测试应用,一边看着纽约喷气机队再次输掉比赛,甚至通过投屏新款iPadPro的屏幕在不同设备间撰写我的评测。

当一切正常工作时,比如连接到我的Mac扩展显示屏并将所有其他元素漂浮在我周围,它比任何其他VR/AR头显都要好。然而,这些部分目前尚不足以有力地证明这款硬件的价值。

Vision的理念是追求无形,但我依然戴着那个笨重的头显。依然无法仅通过手势追踪舒适地打字。你必须连接一个实体键盘才能真正写作,否则你就得在漂浮的键盘上用两根手指戳来戳去。

而且,头显仍然无法与iPad、iPhone或Apple Watch无缝协作。它本应如此,因为这些设备可以作为Vision协作的控制器或仪表板。

我还遇到过一些程序错误。有时应用会莫名其妙地退出,或者头显会重启。依赖眼动追踪来“选择”的Vision Pro界面,仍然不总是精确的。我使用了视力矫正光学插件,但我发现应用或Safari浏览器中的小图标很难选中和点击。我希望有一个简单的指针模式用于精确操作,而不是仅仅依赖我的眼睛。辅助功能设置中有一个,但它还不是操作系统通用体验中流畅的一部分,而它本应该是。

visionOS26逐步进化

最新版本的visionOS可以让小组件出现在我的房间周围,固定在墙上,像窗口一样显现。我看到了我去过旅行的视图。我有音乐播放列表的海报。我在沙发附近看到时钟和天气。

我通过3D扫描创建的Persona虚拟化身仍然有些诡异,但它正变得非常好。目前还没有其他公司拥有这样的虚拟化身统,当你和其他人以他们的Persona聚集在一个空间里聊天、分享3D物体或演示时,感觉就像奇特的远程临场。

然而,苹果提供的能明确且新颖地利用这种协作方式的具体途径非常少,而且拥有Vision头显的人太少,我甚至很少有机会尝试。苹果应该允许iPhone或iPad与Vision Pro共享AR体验,但目前还没有。利用AI将照片转换为空间3D也很酷,但我希望视频也能自动转换。

Vision Pro现在支持索尼PSVR2 Sense控制器。我尝试时,它们通过蓝牙很容易配对,但在一个乒乓球游戏中,响应速度感觉比Quest3上的类似游戏要慢。

缺失的环节:应用

尽管支持PSVR2 Sense控制器和罗技为Vision制造的无线空间触控笔Muse,但苹果在为这些输入方式带来高端游戏和创意应用方面还未取得足够进展。苹果同时没有进化任何自家的应用。仍然没有3D地图,没有沉浸式Garage Band或Logic,没有visionOS版的iMovie或Final Cut Pro,也没有苹果自家制作的艺术工具。流行的3D应用ZBrush也仍未登陆Vision平台。

苹果仍然没有推出自家的Pencil配件,类似于标准的iPad Pencil,而且它仍然没有在Vision Pro上加入任何基于摄像头的AI功能,这意味着M5芯片固有的大规模AI处理潜力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开发。

如果苹果希望人们认真对待这款3500美元的空间计算机,它现在就需要把所有这这一切放到前沿,毕竟Vision Pro已经有了M5芯片。早就该这样做了。

辅助轮该卸掉了

我确实在生活中不时使用Vision Pro:作为个人影院,以及工作时扩展我的显示器。但要完成工作,我需要配合我的MacBook使用。从这方面看,它是一个配件。但凭借其内置的M5芯片和价格,它本应是一台完整的电脑。毫无疑问,它是一台完整的电脑,因为它能运行海量应用,包括iPadOS风格的和沉浸式的。但与终于感觉像成熟体验的iPadPro相比,价格昂贵得多的Vision Pro则没有这种感觉。

Vision Pro仍然像一款第一代产品。苹果需要想办法让未来的头显感觉更轻,更像眼镜。它需要依赖手机、Mac和iPad等连接的苹果产品进行处理和供电。头显应该具备任何人所需的所有工具,以便与他们想要使用的任何苹果设备进行创作、分享和连接。其独特的应用生态需要变得更好,其输入方式需要更加流畅和灵活。

近两年过去了,苹果的Vision Pro仍然是任何人推向市场的最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产品。但是,目的是什么?接下来呢?苹果可能正在转向智能眼镜,或者某种连接设备的类眼镜显示器。一款更小、更便宜、能融入Vision部分最佳功能的头显。这种形态还远未定型。

与此同时,这款昂贵且沉重的头显,并非任何人所需的升级之选。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35325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XR 招聘Job
XR Wechat Group/微信群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