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洋大学团队开发两种VR垂直传送新方法

PICO 4 Ultra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映维网Nweon

新型传送方法

映维网Nweon 2025年09月02日)在一项研究中,日本东洋大学团队提出了两种用于VR环境的新型传送方法,目标是解决传统基于抛物线的方法在跨越不同高度导航时的局限性。其中,球体投射法和穿透法均利用直线指定实现向高处位置的直观移动。一项包含22名参与者的实验表明,在高度差超过2米时,所提出方法显著优于基于抛物线的传送方法,同时在平坦地形保持相当的性能。NASA-TLX(任务负荷指数)和SUS(系统可用性量表)评估证实了其可用性的提升和认知负荷的降低,表明相关方法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的VR应用中。

日本东洋大学团队开发两种VR垂直传送新方法

采用由内向外追踪 的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可实现精确的手部追踪,但目前的移动方法依赖于控制器。Bozgeyikli等人提出了“指向与传送 (Point & Teleport)” ,但所述方法难以处理视场被遮挡的高处目的地。一项研究表明基于抛物线的方法在通用性上较为均衡。HandWindowTeleportation方法改善了视觉理解,但被证明难以用于高处目的地。尽管Matviienko等人研究了结合线性和抛物线瞄准的3D传送方法 ,但其方法需要可见表面。

相比之下,日本东洋大学团队的研究解决了如何到达视场被遮挡的升高平台(图1 (A))的常见挑战。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方法来支持在具有高度变化环境中的移动:球体投射法 (SphereBackcast) 和 穿透法 (Penetration),目标是仅通过手部追踪实现快速准确的移动。

团队提出的两种方法如下:

  • 球体投射法 (SphereBackcast):当用户指定一个不可移动的位置(用户无法着陆的墙壁,或距离用户一定半径的球体区域)时,所述方法会从该位置向用户方向执行一次球体投射。射线投射过程如图1 (B) 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指定略高于目标台阶的点来移动到高处位置。本实验中,此球体半径设置为0.5米。

  • 穿透法:当用户指定不可移动位置时,所述方法通过穿透这些位置来检查可到达的位置。射线投射过程如图1 (C) 所示。尽管球体投射 (Spherecast) 可以检测较大范围,但目标位置会发生偏移。因此,研究人员预期没有偏移的穿透法会比球体投射法更容易操作。

作为对比,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Oculus Integration的抛物线法(图1 (D)),并调整其使用相同的手势。所述方法使用抛物线轨迹定义目标位置,移动距离受水平可达范围限制。两种提出的方法均配置为允许在遵循此约束的球体范围内移动。基于先前研究的手势,传送通过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捏合动作触发。

在实验中,参与者以随机顺序使用三种传送方法。实验准备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教程阶段,以尽量减少熟练度差异。研究人员提供了三种实验阶段模式:平坦笔直的阶段、带有平缓坡度的阶段以及带有1至4米高度台阶的阶段。各阶段外观如图1 (E) 到 (G) 所示。

参与者被要求按照显示的目标路线,快速从每个阶段的起点移动到终点。在此过程中,路线和耗时被记录并用于评估。在使用每种传送方法后,参与者通过包含NASA-TLX(NASA任务负荷指数)和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的问卷对该方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束时,参与者被要求评估哪种传送方法最容易使用。实验使用满足Meta Quest 3连接最低要求的台式电脑进行。游戏在 Unity开发。

日本东洋大学团队开发两种VR垂直传送新方法

22名参与者(年龄从青少年到40多岁,包括7名VR新手)参与了实验。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F检验的方差齐性结果,选用适当的 𝑡 检验(Student’s 或 Welch’s)。图2 (a) (c) 中以 ∗, ∗∗, 和 ∗∗∗ 分别标记显著性水平(𝑝 值低于 5%、1% 和 0.1%)。

结果显示:在阶段2(平缓坡度)中,抛物线法最快(7.28秒),其次是球体投射法(8.06秒)和穿透法(9.88秒)。

然而,在阶段3(台阶)中,两种提出的方法都显著优于抛物线法(29.38秒),其中穿透法(13.85秒)和球体投射法(18.20秒)在高度差达到或超过2米时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图2 (b))。路径精度结果显示,在阶段2和阶段3中,穿透法的误差最小。

NASA-TLX得分(越低越好):球体投射法为25.08,穿透法为25.35,抛物线法为33.05。SUS得分(越高越好):球体回传法为68.75,穿透法为69.20,抛物线法为64.66。

当被问及易用性时,11名参与者选择穿透法,6名选择球体回传法,5名选择抛物线法。

相关论文Hand Gesture-Driven Vertical Teleportation: Navigating Complex Height Differences in VR

https://dl.acm.org/doi/pdf/10.1145/3721250.3743020

总的来说,团队为具有高度变化的VR环境重新设计并评估了基于手部追踪的传送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特别是穿透法,在垂直移动方面提供了显著优势,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认知负荷。关键贡献在于实现了对部分被遮挡的升高平台的高效导航,这是现有方法难以解决的能力。直线指定方法被证明在垂直导航中有效,同时在平坦地形上保持了相当的性能。

未来的研究应将这些原理扩展到多样化的VR环境中,并开发更复杂的垂直导航解决方案。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32158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XR 招聘Job
XR Research Wechat Group/微信群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