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研究称肌电信号可作为普适性AR/VR人机交互输入方案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映维网Nweon

验证了肌电信号作为一种直观、无缝的输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

映维网Nweon 2025年07月24日)从键盘到鼠标,再到触控屏,我们一直在适应与计算机交互的新方式,以便进行交流、创造和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有一种方法是令设备适应我们,由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驱动,同时控制方案不那么机器人化,而是更直观,本质上更人性化呢?

由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领域的进步,并允许我们使用我们的声音进行交互,而且计算机可以像我们一样看到世界。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利用手部的细微动作来控制我们的计算机呢?毕竟,手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交互的第一种方式之一。

实际上,这正是Meta Reality Labs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未来。基于研究结果,团队认为手腕表面肌电图(sEMG)是开启人机交互下一个范式转变的关键。

日前,团队在《自然》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并验证了肌电信号作为一种直观、无缝的输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

为了建立一个既高性能又易于访问的接口,Meta团队专注于一种基于使用肌电图(EMG)读取肌肉电信号的非侵入性神经运动接口。肌电位是由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s)的总和产生,代表了一个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运动命令的窗口。表面肌电信号(sEMG)记录通过放大肌肉中的神经信号提供高信噪比,从而实现实时的单次手势解码。

表面肌电信号的性质使其自然地适用于人机接口应用,因为它不受计算机视觉方法所困扰问题的影响,例如遮挡、光线不足或最小运动手势等等。事实上,肌电图已经在临床环境中广泛应用于诊断和康复,以及假肢控制。

然而,目前的肌电图系统,包括假肢控制系统,在大规模使用和部署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实验室系统通常有连接外部电源和放大器的电线,并放置在不舒服的位置。商业可用的肌电图神经运动接口在控制方面一直具有挑战性,涉及到无数的技术问题,如跨姿势的鲁棒性差,缺乏标准化数据,电极位移,以及缺乏跨会话和跨用户的泛化。

最近,深度学习技术在解决相关限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普遍缺乏可用的肌电图数据和低样本量限制了它们的有效性。

为了验证表面肌电信号可以提供直观和无缝的计算机输入的假设,Meta开发并部署了强大的、非侵入性的硬件,以用于在手腕记录表面肌电信号。之所以选择手腕,是因为人类主要是用手与世界接触,而手腕提供了广泛覆盖的手、手腕和前臂肌肉的肌电信号,同时提供了社会可接受性。

团队研发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设备(sEMG- RD)是一种干电极,多通道记录平台,能够提取单个假定的MUAP。它舒适,无线,适应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环境,可以在数秒钟内穿上或脱下。

为了将表面肌电信号转化为驱动计算机交互的命令,研究人员构建并部署了根据数千名被试的数据进行训练的神经网络。他们同时创建了自动行为提示和参与者选择系统,以在大量不同的人群中扩展神经运动记录。另外,团队展示了sEMG-RD驱动计算机交互的能力,例如一维连续导航(类似于基于手腕姿势的激光笔),手势检测(手指按压和拇指滑动)和手写转录等等。

表面肌电信号解码模型在没有特定训练或校准的人群中表现出色。在离线评估中,sEMG-RD平台在手写和手势检测中的分类准确率超过90%,在手腕角速度解码的误差小于13° s−1。对于在线评估,团队在基于手腕的连续控制中实现了每秒0.66个目标获取,在离散手势实现了每秒0.88个目标获取,在手写方面实现了每分钟20.9个单词(WPM)。

研究人员总结道:“据我们所知,这是由神经运动接口实现的最高水平的跨参与者表现。我们的方法为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机交互研究开辟了方向,同时解决了当前和未来脑机接口研究的诸多基本技术问题。

这项研究为更广泛的科学界提供了一个创造神经运动接口的蓝图。除了一套重要的设计规则和硬件、实验设计、数据需求和建模的最佳实践之外,团队同时公开发布了相关的数据集,包含来自300多名研究参与者的100多个小时的表面肌电信号记录,涉及三个不同的任务。加上之前开源的用于姿态估计和表面类型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集,Meta希望这有助于加快领域学者和研究人员的未来工作。

相关论文A generic non-invasive neuromotor interface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255-w

他们总结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肌电信号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并为我们甚至做梦都没想到的人机交互解锁新的可能性。它可能会被证明是几乎所有设备的完美输入。”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31244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