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巴拉:行业北极星Vision Pro过度设计不适合产品市场

毛囊级传感器:研究员研发可运动无感佩戴的AR控制传感器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techxplore

在皮肤和传感器接触处电阻非常低的情况下,高保真神经信号捕获持续了长达12小时,而准确率达到96.4%。

映维网Nweon 2025年04月14日)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结构大脑传感器。它可以插入毛囊之间和皮肤下面的微小空间,并提供高保真信号。

一项对针对被试控制AR视频通话的研究发现,在皮肤和传感器接触处电阻非常低的情况下,高保真神经信号捕获持续了长达12小时,而准确率达到96.4%。

脑机接口在脑电活动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了直接的通信途径,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创造既容易放置又能可靠制造的传感器。

目前的BCI系统由笨重的电子设备和刚性传感器组成,当用户在日常活动中运动时无法发挥作用。

所以团队将最新的微针技术与可穿戴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并研发了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结构大脑传感器。它可以长时间稳定地检测大脑信号,并且可以轻松放置在毛囊之间。

相关组件主要使用导电聚合物微针来捕获电信号,并沿着柔性聚酰亚胺/铜线传输信号,而所有这一切都封装在一个小于1毫米的空间里。

一项对针对被试控制AR视频通话的研究发现,在皮肤和传感器接触处电阻非常低的情况下,高保真神经信号捕获持续了长达12小时。被试可以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站立、行走和跑步,而脑机接口成功地记录并分类了神经信号,准确率为96.4%。

相关论文Motion artifact–controlled micro–brain sensors between hair follicles for persistent augmented realit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在测试过程中,被试可以查找电话联系人,发起和接受AR视频通话,而这种新的微型大脑传感器可以接收视觉刺激,同时允许用户完全自由行动。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29125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微软HoloLens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