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巴拉:行业北极星Vision Pro过度设计不适合产品市场

硬件领域,谁会最先搭上“deepseek”顺风车?

声明:新闻稿非映维官方稿,法律问题一律与映维无关

“用Deepseek,有手就能做游戏!”——最近网上关于如何用Deepseek辅助开发游戏的案例如雨后春笋。从各大UP的教程视频中可以看出,建模、音效到代码编写,AI几乎可以包办游戏开发的全流程。

这股“热风”也吹到了3D游戏领域:在Reddit上,已经有用户分享了他使用DeepSeek R1从零开始创作3D游戏的经历。通过向AI描述“制作一个类似kkrieger的游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即时生成的”,AI就为他生成了一个包含独特地形和几何造型的3D世界。

虽然这个案例看起来还比较简单,但它完美展示了AI辅助开发3D内容的潜力,更让我们重新打开了的VR的“新天地”。

01 开源与低使用成本:VR内容走出“象牙塔”

长期以来,VR行业面临两大核心瓶颈:硬件性能与内容创作。

在硬件方面,随着Vision Pro、Pimax Crystal系列等新一代设备的推出,清晰度、视场角等指标正逐步接近人眼体验标准。然而内容创作的瓶颈却一直制约着VR的大规模普及。

要制作一个高质量的VR内容,创作团队需要精通Unity或UE等3D游戏引擎、Maya或3ds Max等专业建模软件,以及掌握空间音频制作、人机交互设计等专业技能。以VR游戏开发为例,从前期美术建模、贴图制作,到交互逻辑编写、性能优化,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的精雕细琢。不仅如此,VR对细节的要求比传统平面内容更为严苛——稍有瑕疵就可能引起用户眩晕感,因此往往需要更多的打磨时间。这些高门槛的技术要求和漫长的开发周期,直接推高了内容制作成本,也导致了优质VR内容的稀缺。

而AI的出现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首先是创作门槛的显著降低——不需要掌握复杂的3D建模软件,创作者只需要用自然语言描述自己想要的场景,比如“一个被遗弃的未来太空站,墙壁上爬满荧光植物,透过破损的穹顶能看到双星系统”,AI就能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3D环境。不仅是场景建模,连带角色设计、动画制作、交互逻辑等专业领域,都能通过AI工具得到快速实现。

其次是开发效率的极大提升。传统VR内容制作中,仅一个精细场景的建模就可能需要美术团队投入数周时间——从前期概念设计、多轮修改到最终优化,每个环节都耗时耗力。而在AI的加持下,这个过程可以被压缩到几分钟甚至更短。更重要的是,AI不仅能完成初始建模,还能自动处理贴图优化、LOD生成等技术细节,确保模型在VR设备上的流畅运行。

最令人兴奋的是AI为VR带来的全新创作维度。

以往VR游戏中的NPC往往受限于预设脚本,互动生硬且缺乏个性。而借助DeepSeek这样的开源大模型,打造“有灵魂”的虚拟角色终于变得触手可及。数据显示,即便是日活跃用户达到百万级的游戏项目,采用AI实现智能NPC的日均成本也仅需5000元左右。这意味着即便玩家在游戏中与NPC进行一小时的持续对话互动(约产生1万字的对话量),其AI计算成本也完全在开发团队的承受范围内。AI还能根据用户的游玩风格和情绪反应,动态调整剧情走向和场景氛围,打造真正个性化的VR体验。这种程度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在传统开发模式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AI与VR的协同发展下,我们正站在虚拟世界的新起点。当创作门槛不断降低,成本持续优化,加之AI赋予的智能交互能力,VR有望向大众化泛娱乐终端迈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戴上VR设备畅游由AI构建的智能世界,将会像今天刷短视频一样自然。

02 谁会最先搭上“deepseek”顺风车?

可以看出,随着内容创作门槛的大幅降低,产业竞争格局也正在重塑。当AI能够将创意快速转化为现实,掌握特定场景入口的企业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不仅能第一时间接触用户需求,更能利用AI将这些需求及时转化为个性化服务和内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期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硬件类企业能迅速崛起:这类企业正在构建“物理入口+数据闭环”的新型护城河。

更深层的竞争力在于,掌握场景入口的企业实质上把控着AI训练数据的源头活水。

在VR领域,这种硬件与AI结合的创新模式同样大有可为。作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重要入口,VR设备正在重新定义沉浸式体验的边界。以小派科技(Pimax)为例,其在硬件创新上持续突破,推出的Crystal系列头显不仅实现了130°超大视场角,还配备了双目8K显示屏,为用户提供了更接近自然视觉的观看体验。这种硬件优势让用户能更完整地感知和交互虚拟空间,也为AI技术收集和处理空间数据提供了更广阔的基础。与传统平面显示设备相比,VR头显能够采集到用户更丰富的交互数据,这种独特的入口优势正在为AI赋能VR创造新的可能。

以《上古卷轴5:天际VR(Skyrim)》为例——这款已经陪伴玩家近三十年的经典游戏,正在AI的加持下获得新生。传统版本中,NPC的对话和行为都是基于预设脚本,而当AI介入后,每个NPC都可以拥有“活生生”的个性。商店老板不再是24小时营业的交易机器,而是会严格遵守营业时间;路边的NPC甚至能注意到玩家摘了一朵花、捡起一张兽皮,并对这些行为做出评论。通过xVASynth的加持,这些对话还实现了自然的唇语同步,让互动更加真实。

AI正在将VR游戏从单纯的“玩乐”提升为真正的“体验”。玩家不再是在执行固定的任务线,而是在探索一个真实活跃的虚拟世界。每个NPC都能记住与玩家的互动历史,根据玩家的行为动态调整态度,甚至能自发组织起影响游戏走向的活动。这让每个玩家的游戏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在探索一个真实存在的奇幻世界。

这些“脑洞大开”的变化背后,其实暗示着一个更深层的行业趋势:在AI驱动的数字时代,优质的硬件体验正在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纽带。只有当玩家能通过足够清晰、自然的视觉体验进入虚拟世界,AI带来的种种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未来,真正的竞争优势永远藏在多数人看不见的维度——控制硬件入口者,或将成为定义数字文明边疆的拓荒者。那里既是物理世界的尽头,也是数字新大陆的起点。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27970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微软HoloLens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