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挡 广 告 位 | 空 挡 广 告 位

上手体验:罗技Quest 3触控笔MX Ink 为打开新市场带来机会

查看引用/信息源请点击:roadtovr

上手体验

映维网Nweon 2024年06月19日)罗技已经正式发布了用于Meta Quest的触控笔配件Logitech MX Ink,售价129.99美元,计划在今年9月底推出市场。

日前,RoadtoVR的本杰明·朗(Ben Lang)分享了关于这款触控笔的上手体验: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报道和测试了一系列不同的VR触控笔,但它们都没有真正流行起来。不过,Quest的新款MX Ink触控笔有机会将VR触控笔作为一个整体合理化,而这要归功于它深思熟虑的设计、强大的启动应用阵容,以及与Quest软件的紧密集成。

本周罗技发布了MX Ink,这是一款官方认可的“Made for Meta”触控笔,支持Quest 2和Quest 3。这是Meta首次允许其他公司在第三方产品中采用自己的追踪技术,而仅此一点就使得MX Ink独具一格,但有其他更多方面让它成为一款可以将VR触控笔作为一个整体合理化的设备。

第一支手写笔诞生于五千年前。自那以后,人类一直使用手写笔是有原因的:笔可以提高我们指向的精度。尽管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令诸如写作、绘画、计算和设计这样的信息任务比单纯的手指更实用和更有用。

所以,我们看到一系列将VR触控笔推向市场的尝试并不意外。

仅举几例:2017年,一位有进取心的开发者使用VIVE Tracker和压敏触控笔尖组装了一支粗大的原型;2018年,一家名为Massless的公司设计了自己的VR触控笔原型;就连Wacom同样有在探索这个概念。实际上,罗技早在2019年就已经生产了一款VR触控笔,但售价750美元,难怪它从未上市。

所以,罗技的新款MX Ink会有什么不同呢?首先,这个价格比之前要便宜得多。对于专业人士而言,130美元很容易接受,因为触控笔增加的精确度实际上可以帮助改善他们的工作流程。

罗技同时聪明地推出了“最好是有”的额外服务:

  • Inkwell底座,只需再花40美元,就可以方便地存放触控笔并为其充电。

  • MX Mat笔垫,售价50美元。罗技称它是操作触控笔的理想表面,在使用触控笔时感觉就像在纸质材料上画画一样。

但比价格或配件更重要的是与Meta的第一方集成和强大的支持软件阵容。

罗技直接与Meta合作,不仅采用了Quest的追踪技术,而且将触控笔的软件体验整合到Horizon OS中。配对MX Ink就像配对头显自己的控制器一样,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硬件或软件。甚至连触控笔的设置都直接融入了系统设置菜单之中。

它甚至提供了一个“Meta”按钮,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拉起头显菜单。

然后是强大的软件阵容。罗技已经锁定了一个坚实的兼容设计应用程序:

  • Adobe Substance Modeler

  • Gravity Sketch

  • PaintingVR

  • Arkio

  • Engage

  • OpenBrush

  • GestureVR

  • ShapesXR

  • Elucis by RealizeMedical

如果罗技的策略正确,MX Ink可能会成为第一款真正站稳脚跟的VR触控笔。所以显然,我非常想尝试一下。

上手体验

上周,我来到罗技位于加州圣何塞的办公室,亲自试用了这款触控笔的早期版本。与他们上一款VR触控笔相比,MX Ink明显更加紧凑。尽管体积小了,但追踪性能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便我的手覆盖了触控笔的很大一部分区域,触控笔的外壳之下似乎依然隐藏着足够多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所以无论我如何握持或捣鼓触控笔,它们都能提供持续的追踪。罗技表示,它甚至在MX Ink的尖端安装了红外发光二极管,这样你就可以像魔杖或餐刀一样拿着它。

这家公司指出,触控笔“和Quest控制器一样精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更精确。对于将触控笔作为指向设备,这意味着你可以用灵巧的手指并以一种非常精细的方式操纵输入位置。

当我使用MX Ink在面前一张真实桌面之上画画和素描时,这一点变得非常明显。压敏尖端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然地改变线宽。

在使用Quest 3的混合现实视图时,我尝试了在白板商使用MX Ink触控笔。触控笔的低延迟和高精度真的让我感觉自己在白板上留下了痕迹。这是我在尝试触控笔时没有想到的一种沉浸感。

这种在白板上留下真实痕迹的感觉只会让接下来的体验更加令人兴奋……我可以一边按着笔身的按钮,一边从平面拿起触控笔,把我的画延伸到第三维度。看着我的笔触像这样跳跃在纸上,这真是太有趣了。

当把MX Ink压在真实表面上时,笔尖会向头显传达压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你画线的厚度。但你可能会想,当你用触控笔进行3D作画时,突然间系统就无法知道你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对吧?

但实际上,这并没有出现。罗技巧妙地为笔身按钮提供了压力感应功能,这样你就可以更大力或更小力地按压,从而确定笔触的宽度。

MX Ink甚至包括一个触觉反馈引擎。所以,即便你是在虚拟表面上使用触控笔,你都能知什么时候触到了画布。

总的来说,MX Ink在设计上的深思熟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明显,这家公司从之前的VR触控笔实验中吸取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MX Ink的价格合理,直接与市场最流行的头显集成,并且拥有强大的应用阵容。可以说,罗技正在给VR触控笔这个类别一个真正流行起来的最好机会。

重要的环节已经到位。现在决定这款产品成败的因素很可能是它与关键应用程序的工作流程集成有多好。我的理解是,开发者对他们的应用程序如何处理MX Ink有很大的控制权。三心二意的实现可能会扼杀一个看起来很强大的产品。

由于MX Ink要到9月份才会发售,所以应用程序依然有时间来加强相关的实现,现在我们必须等待,然后再看看它们最终如何结合在一起。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21999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微软HoloLens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