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巴拉:行业北极星Vision Pro过度设计不适合市场

虚拟现实与社会公益项目

“虚拟现实为社会谋福利”一直都是VR、技术和新闻行业里一个颇具争议的热门话题,引发了不少争论。最近许多广受媒体关注的新近VR体验都被卷入了争论中。

比如说,RYOT制作的尼泊尔震后和保护野生海豚的360度沉浸式体验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评论。以下是一些制作精良、旨在传达各种社会公益信息的VR体验。

总部在洛杉矶和德克萨斯州的动画及虚拟现实工作室Reel FX和AT&T携手,为手机网络的获奖VR活动“慢慢来”(It Can Wait)打造VR体验。在模拟仿真中,观众驾车穿过居民区和繁忙的街道,停下来让骑单车的人、慢跑的人和上学的孩子过马路——而整个过程中都在用手机发短信。

 

边开车边发短信的车主最终遇难,很多观众都表示那种感觉实在太真实了,他们现在开车都把手机放在汽车后座上。

位于加州洛杉矶Venice区的虚拟现实工作室Specular Theory在2015圣丹尼斯电影节上凭借《视角:第一章:聚会》(Perspective: Chapter One: The Party) 震惊了观众,影片跟踪了一系列的事件,最后演变成大学兄弟会聚会的强奸案。

沉浸式体验记者、“虚拟现实教母”Nonny de la Pena(ONA15的演讲者之一)用“Project Syria” 把观众带到叙利亚的一起恐怖袭击爆炸中,用“Hunger in Los Angeles”让观众成为食物银行外长队中的一员。

 

许多非营利组织和品牌都逐渐意识到虚拟现实体验是实现他们事业目标的有力工具。感受身临某一个事件现场,和身旁戴着头显的人体会同样的混乱与悲剧,毕竟是一个直达心底的情感体验。

反对这项技术的人担心VR用游戏般的布景向观众展现悲剧会让观众对现实生活中真真正正经历着这些苦难的人感到麻木。更有甚者,有人质疑VR的娱乐属性是否对严肃话题太轻描淡写?不管怎么说,观众的反应和看法都是主观的,建立在个人喜好和偏见之上的。那么你怎么看?

VR社会公益项目——我们就是改变

与公共事业相关的VR体验传达了强有力的沉浸式信息,就如同呼吁行动的流动号角一般。不过,目前它对社会和人们行为的影响还不明确,但我们觉得为社会福利而打造的VR体验有持久的正面影响。比如说,它让我们在超速驾驶和开车看手机之前能够三思而后行。希望日后有更多的社会公益性质的VR体验。


[VIA VVR]


 

本文链接https://news.nweon.com/11058
转载须知:转载摘编需注明来源映维网并保留本文链接
素材版权:除额外说明,文章所用图片、视频均来自文章关联个人、企业实体等提供
QQ交流群苹果Vision  |  Meta Quest  |  微软HoloLens  |  AR/VR开发者  |  映维粉丝读者

您可能还喜欢...

资讯